建党100年丨演绎服饰变迁,感受百年巨变
建党100周年,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1921—2021,建党100周年,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,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中国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。“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”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、文化基因、精神动能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,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、获得启发、汲取力量”。
历史是一筒万花镜,它窥见现实,也映像未来。百年来,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,就“衣”这一方面来说,变化可谓"天翻地覆"。从衣着穿戴上,就可以寻找到时代变化的脉搏。今天就一起跟随LINK FASHION回顾中国服饰变迁,感受百年之巨变。
20世纪20年代-40年代“风华独韵”
20世纪20年代国人的穿戴日趋开放,受西洋文化服饰的影响,服饰发生潜在的变革,20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,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。经改进之后“旗袍”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。
社交场合必穿全套的西服。长衫,马褂或马甲依旧是国人常服。
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,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,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。
西式服装与中山装、旗袍合成了20世纪40年代国民时尚。西服、中山装及当时的军服是重大场合的礼仪服装。
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,款式几经变化,如领子的高低、袖子的短长、开衩的高矮,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,出现了“改良旗袍”,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,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,正适合当时的风尚。
当时,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,民间妇女、学生、工人,达官显贵的太太,无不穿着。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中的礼服。
20世纪50年代 “精神着装”
20世纪50年代的时髦当然与革命相联,任何与解放区、解放军、工农大众相似的装束都是美的。
中山装建国便被定义为国装,成为最严肃庄重的服饰代表,一件上等料子的中山装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奢侈品,在无数国人的经典回忆中,笔挺的中山装都是视线的焦点,如圣衣发光,若宝裟流溢,令人艳羡。
列宁装,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,腰中系一根布带,双排各有三粒纽扣,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,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,能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。
工装背带裤也是当时的新时尚,人人参加劳动,建设新中国。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。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。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,劳动是美,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。
对于男士,中山装会是拍结婚照的不二之选,对于女士,姑娘们则十分中意布拉吉,布拉吉来源于苏联,是一种袖带褶皱,后腰系带的连衣裙,风靡无两的布拉吉,女士身穿走在街道马路便是风景线,窈窕婀娜,引人注目,靓丽时尚。
一群年轻的女孩子,脸上写满笑容,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,满怀着革命的激情,她们梳着油黑的大辫子或刘海齐眉的短发,穿着五颜六色的“布拉吉”。
20世纪60年代 “革命”气质
60年代,军队情节和学雷锋热潮在国内铺盖开来,一时间无论男女老少,都十分渴求一身平整的军装,军绿色成为了时代的色彩,在红旗漫展,蓝天白云下抹过璀璨而又硬质的色彩。
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。雷锋可以说是60年代人的偶像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雷锋帽理所当然的影响着当年的时尚。
60年代中期,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,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。海魂衫寓意广阔的大海与蓝天,水兵们穿上海魂衫更显精神抖擞。最大的实用功能是,当有人不小心从甲板掉入海中,可以快速发现。
男生穿军装,女学生们也把长辫子剪成短发,梳成两个“小刷子”,戴上军帽,穿上军装,腰扎皮带,足蹬解放鞋,浑身散发着“革命”气质,代表着当时服装美的时尚。
绣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军挎包六十年代的黄挎包人手一个,装载着同样的青春、激情和梦想。
20世纪70年代 “新鲜浪潮”
20世纪70年代初期、中期的服装风潮依然延续了60年代末的绿军装,这种军装时尚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期结束。由于军装的难得,中学生之间除了流行穿军装,还流行抢军帽,抢军用挎包。军装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风光无限。
从70年代中期到70年底末,出现了两种略带神奇色彩的单品,一种是“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”——的确良;另一种则是真亦假来假亦真的——“假领子”。“的确良”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词汇。
的确良不会皱、不会烂的性质,终于改变了这么多年“补丁摞补丁”的岁月,“假领子”则是在用一种极其精明的方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、精致。这背后反应出大家渴望摆脱艰苦岁月的内心声音,和穷则思变的精神动向。
70年代后半期,以咔叽布制成的职业装、学生装等开始重新流行。喇叭裤也悄悄闯进了国门,随后是迷你裙也开始流行,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1979年,一个高鼻子、蓝眼睛的外国人———皮尔·卡丹先生来到中国,一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服装表演像一枚重型炮弹一样,炸开了中国人对服装认识的另一扇门。
皮尔·卡丹带来的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,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扭胯摆臀迈起了猫步。皮尔·卡丹女装部经理的玛丽斯·加斯帕德身穿七彩的裙摆登上长城翩翩起舞,成为第一个登上中国长城的外国模特。
20世纪80年代 “日新月异”
随外开放,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,人们早已厌倦了“灰,蓝,绿”的单一色调,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。一时间,蝙蝠衫,棒针衫,滑雪衫等纷纷登场,成了当时的亮点。
80年代初期,服装流行与变化速度相对缓慢,到了80年代中后期,市场机制臻于成熟,服装流行加快,到了80年代中后期,女性服饰开始采用轻薄和半透明的丝绸等材料,装式更接近着衣者的需要,充分显示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。
随着彩色电视剧和电影的出现,人们开始跟风追求电影明星们的穿着,压抑的情绪像是疯狂突至,爆炸燃烧,女生穿着一条红裙子,新奇独特让大街上的风景线条条连接,层层不减。
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,至今不衰。
20世纪90年代 “花样翻新”
20世纪90年代,服装服饰更加丰富,人们对待新事物、新观念也更加宽容。多变、时尚、表现人体美的服装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潮流,迅速得到人们的认可。
男人们的西装外形逐渐跟上了国际潮流,由宽松过渡到合体,垫肩变薄、袖笼变小;西裤的臀围变小,立档变短,裤腿变窄,讲究轻、薄、挺。时髦的休闲服概念传入,亦为男装的一大流行。
时逢西方女装流行宽肩,于是中国都市女性的大衣、套装、毛衣,甚至衬衫、连衣裙都添加了海绵垫肩,还有一步裙、超短裙、松糕鞋的流行,层出不穷的休闲和青春意味的时装样式出现大街小巷、商场摊档。
1994年,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355.5亿美元,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.2%,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大出口国。
到了90年代后期,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:闪亮,斜肩,花卉以及荷叶边。那其中软软垂下的荷叶边几乎无处不在,似乎成了女人心爱之物。而那些穿着荷叶边的女子,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温柔,一份妩媚。
21世纪 “东方之美”
进入21世纪,服装样式更加多元,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开始登上国际舞台。“中国风”席卷国际设计行业,中国风服装以一种时尚与现代的姿态登上国际服装舞台。
服装样式的更换周期越来越快,网购日渐普及,鼠标轻点,即可购买全世界的服饰。服装从耐用品成为了快消品,穿衣不再单纯是为了避寒保暖,更是自身气质、品位和生活态度的表现。
人们的生活稳定幸福,大国气象,国泰民安,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,使得人们的目光日渐自信,斗转星移,变化的是服装,不变的是我们追求美的永恒理想。